本站提倡有节制游戏,合理安排游戏时间,注意劳逸结合。

了解了玻璃企业的现货现状

2025-07-05 07:42:59来源:探索分类:探索

2019年7月15日-18日参加由郑州商品交易单位主办,华东中国玻璃协会协办的地区调研2019年华东玻璃现货调研活动,途中拜访了山东地区的玻璃主要原片生产厂家及深加工企业以及纯碱生产厂家,了解了玻璃企业的现货现状,并听取了相应负责人对企业的市场市场后期市场的看法,本次调研记录如下:

  三、研究第1站深加工企业A厂

  该企业是华东山东建筑玻璃龙头企业,目前共有11条生产线,地区调研其中有4条钢化、玻璃4条中空线、现货3条夹胶线,市场市场其产能可达每年100多万平方米。研究

  1.原片情况:

  该公司主要采用天津信义和金晶集团的华东玻璃原片,但也会根据下游客户订单情况实时调整原片的地区调研采购合作企业。其常规原片库存达15-20万平方米,玻璃并做一个月周期的常备库存。其库容量为40万平方米,常规库存占比可达37%-50%,常备库存也会根据下游订单实际情况,做实时补充和调整。并且在近期的原片价格上涨的趋势中,该企业并未大量囤货,仍然按照订单的需求实现原片库存的周转。

  2.产销情况:工厂表示夹缝中生存,但是目前生产情况还比较良好,开工负荷率可达95%。主要销售市场为山东市场,以山东济南和青岛为主,因一线城市对于价格相对较高和品质高等的产品的认知和接受能力相对较强。主要方向为工建领域,多为车站、机场、医院等,可选高等产品。民用领域,多与规模非常大的地产开发商合作,使用高等产品。

  3.深加工订单情况:从2017年开始订单有所降低,2017年之前是高铁站项目较多,并且是驻场催单人员较多。2016年到2017年可以生产40-60天,但2018年的常备订单减少到20天左右订单。这与地区产能扩大、房地产进程放缓、订单周期拉长有很大的关系。

  4.成品库存:因房地产是总包制度,又将门窗分包给门窗厂,房地产出现工程进度放缓后,非常大的影响了该企业的成品库存,目前成品库存可达一个月左右。

  5.交易方式:玻璃深加工企业可选择订金式交易方式或者熟悉老客户可免订金方式交易,按照货款的10%甚至低于10%收取订金,等待货物交接,收取剩余款项。

  6.盈利状况:深加工行业,因设备折旧和养护费用较高,市场预期不乐观,后期深加工产品定价偏低,毛利率只达15%左右,净利润是5以内个位数,低于5%的净利润。目前,预计2019年的营业收入达1.8亿,应收款达2000万。

  7.发展方向:后期公司将定位于差异化和出口方向,注重服务和销售方向,提高产品的工艺水平和服务质量,挖掘产品的差异化需求,以实现更高的利润增涨目标。

  8.后期预测:该公司预测玻璃走势,因需求端没有放量,未出现非常大的需求变化,且产能也没有整体减少,后期将呈现更加平稳的趋势。

  9.政策影响:现在区域性拆迁和限购政策,将影响房地产的需求,对深加工企业来讲需求端或有减少。

  第二站深加工企业B厂

  公司目前有11条生产线,其中有5条钢化、3条中空、3条夹胶,其年产能达400万平方米,其中中空玻璃达80万平方米,钢化玻璃达200万平方米,夹层玻璃达100万平方米,剩余产品达20万平方米,其实际产量约为300万平方米。

  1.原片情况:该公司主要采用金晶集团、南玻集团等原片,low-e玻璃主要采用信义集团、台玻集团、耀皮等大型公司的产品,立足于产品品质研制高等产品。其常备原片库存可达30万平方米,目前原片库存处于满库状态。因后期订单需求较好,所以常备原片库存有所增加。

  2.产能情况:目前该公司为提升中空玻璃产品的质量,国外进口先进的中空玻璃设备,目前国内仅有5条,或增加30万平方米的年产能。目前该生产线生产的产品将定位出口及高等市场,幕墙玻璃为主。目前,该公司产能利用率有所提高,目前产能利用率可达70%-80%。

  3.深加工订单:中空玻璃订单每月达6-7万平方米,夹层10万平方米,钢化15万平方米。钢化玻璃订单居多,可达订单比例的50%。目前订单可承接25天左右的订单量,并且现在各下游厂家对订单的要求也较高,将指定特定品牌的玻璃原片,指定特定的生产工艺,甚至指定某一生产线的产品作为订单的需求。6月份订单数量环比5月增加15%,7月份订单与6月份实现基本持平。预计8到9月份进入旺季,订单数量或有更多的增加。

  4.成品库存:深加工市场普遍受到房地产工程进度影响,订单提货周期拉成,造成成品库存非常大。目前,该公司储有6万平方米的成品库存,经调研,在车间和门口等角落都有摆放,成品仓库或已放满。

  5.进出口比例:今年,国外市场因也其他国家订单受到一定冲击,并且该公司调整进出口结构。去年出口比例达50%,今年预测可达40%附近,而国内市场将提高到60%附近,主要销售区域是面向山东省区域等华东地区。

  6.盈利状况:目前,玻璃深加工处于原片与门窗幕墙等的中间环节,其受到固定成本费用较高、市场需求品质低等现象影响,利润空间不断缩减,毛利润为15%,净利润今年预测为5%左右。

  7.后期预判:该公司认为,玻璃原片和深加工市场都趋于稳定,所以预测后市不会产生非常大的变化,以稳定为主。

  第三站玻璃企业C厂

  该公司有1000万吨纯碱、10条原片生产线、3条汽车玻璃挡风生产线、2条镀膜线、2条钢化线等。其生产链布局比较完整,在家电、光伏、工业等领域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1.原片情况:该公司2011年做了颜色玻璃,2013、2014年做了超白玻璃,目前4条线是2条做普通玻璃,1条颜色玻璃,1条超白玻璃,有差异化产品。

  2.离线low-e情况:目前,该公司有一条在线low-e和一条离线Low-e线。其中离线Low-e其设备是国外进口,产能可达1000万平方米/年,但其实际产量为200万平方米/年。这与该公司的产品结构和市场布局有一定的关系。离线产品有单银、双银、三银等高质量产品,单银产品质量也高于普通单银的品质与价格,占比约40%。大量的产能放在双银玻璃、三银玻璃上,所以在生产不同的产品转换过程中产能利用率较低,这是为满足产品的高等品质做出的合理性调整。Low-e玻璃产品主销区域是国外市场,三银汽车前档玻璃今年预计可达15-18万片。

  3.汽车玻璃:于2018年7月份汽车玻璃需求出现下滑现象。2017年汽车玻璃总需求2890万吨,但到2018年下滑到2800万吨,2019年预计仅有2200-2400万吨。从大部分国家的布局来看,北美汽车销量下降,南美上涨,亚洲两位数下降,欧洲除了两个国家小幅增长外,其他都是下降。预计国内汽车玻璃需求将下滑14-15%左右,甚至可达20%。虽然汽车玻璃下降的速度比较明显,但是该公司稳定了自身销售渠道,相对还好。据市场分析,汽车玻璃行业出现分化现象,比如福耀大幅的降低销售重心,不断进行产品升级,增加6条镀膜线。在外部环境不好的情况下销售不降反升,但很多中小汽车玻璃厂倒闭。所以不断提升产品的品质,以及做出及时性的战略调整至关重要。

  4.海外市场产能的扩张:该公司计划在马来西亚再建两条生产线,主要考虑是跟下游客户以产业链的形式协同过去,形成战略合作。

  5.公司战略:该公司将以原片为主,降低普通白玻的产能以及销售比例。一是上游聚焦于技术,比如资源型的石英砂、纯碱等通过技术实现差异化产品;而是下游聚焦于市场,以高等的市场需求为发展方向。比如房地产可划分为流量型客户,以大批量生产和中低端产品实现市场的流量。而高等产品则可以小批量短周期的定制化生产满足市场的需求。以完整的产业链,贴合市场的战略布局,有竞争优势的低成本等方面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6.后期预测:现在市场出现严重的梯队等级划分,将会对末端企业产生非常大的压力。如果具备以下几点将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短期内盈利水平看供需矛盾,行业结构决定未来发展。

  1)上下游跨度较小的企业。因只聚焦于单一产品,其对市场的应变能力与空间都受到限制。上游厂家出现涨价情况,也只能随行就市。

  2)只做原片的厂家。目前各大型原片企业都已铺设深加工生产线,用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并也有效的提高产品的质量,不断挖掘市场的高等需求。所以将会对只做原片的单一厂家,产生一定的冲击。

  3)处于26+2的城市。京津冀及周边“2+26”个城市,将在环保政策上有更高的要求。

  4)远离核心市场。远离市场核心,对于原材料和成品运输都产生一定的成本影响,无形中降低产品的竞争优势。

  第四站深加工企业D厂

  1.原片情况:该公司原片主要使用金晶集团、南玻集团、信义集团的产品,并且原片所用的厂家是下游客户在订单中所要求的,在没有要求的情况下优先与长期合作的厂家进行原片的采购。Low-e原片目前使用自身的离线产品,并用其它公司产品作为low-e原片的补充。

  2.订单情况:因该公司深加工市场铺设多年,所以有一定的长期合作群体,占比可达80%,新拓展客户目前达20%。其订单目前可生产2个月左右订单。其中中空玻璃、钢化玻璃订单都较可观。

  3.销售区域:主要销售区域聚焦于省内区域,周边地区可达北京、江苏等地区,另外,出口国外市场占比约20%。

  4.交易方式:因该公司有一定的客户群体,所以长期合作客户可免付定金。并且该公司的交易方式,以1000平方米为一账期,不以时间为账期。当生产完1000平米订单后,先完成支付后再进行下一步的生产。这种方式缓解一定的资金压力,且降低了坏账风险。

  第五站纯碱企业E厂

  该公司目前一条纯碱生产线,目前年产能约150万吨。目前轻碱与重碱产品的比重约为4:6,之前达2:8。该行业的产能利用率较高,2018年实际产量达149万吨。

  1.生产流程:石灰车间(石灰石放到窑里煅烧,产生二氧化碳)-盐水车间-重碱车间-包装车间(成品包装有25/45/50/75公斤的产品)。

  2.轻碱与重碱对比:轻重碱没有严格的区别,在物理性质上有所不同,轻碱是粉末状,重碱是颗粒状。一般先生产出来轻质碱,再通过固相水合法生产重质纯碱,价格比轻碱起码每吨高80元。更优异的重质碱在颗粒度、盐度等的要求上更细化,成本也更高些。还有轻质的食品碱,质量要求相对较高。

  3.成本分解:其中原材料成本占比非常大约为80%,主要为石灰石、盐、焦炭、煤。每吨碱使用石灰石1.5-1.55吨,焦炭0.1-0.2吨。人工成本比较稳定约为150-250万元。并且两年需机器维护大修,每次大修持续7天(联检法大修时间需要10-15天),整体恢复正常生产周期为10天左右,其为成本5000万元。

  4.销售区域:公司自己供货可达30%-40%,约为一个月3万吨的产品。主要销售市场为华东与华南区域。并有部分产品是出口国外市场,约为每月2万吨。

  5.价格波动:国内市场,纯碱价格波动非常大,因区域性较强,整体价格不同。也因产品库存数量的波动性,对市场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是市场走向的风向标。但国外市场价格波动较小,定于年初协定初步价格,但也会根据市场情况适当调整合同价格。国外市场主要用于平衡国内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不稳定因素。

  6.成品库存:2个仓库库容量达5万吨产品,目前控制一定的库存数量,两天库存控制于7000-8000吨左右。

  7.政策影响:环保政策对于纯碱影响较小,但对下游化工企业影响大。纯碱企业设备基本达标,该公司使用价值为2000多万的脱硫脱销装置,2017年实现了超低排放。

  8.后期预测:目前,市场需求与产能都处于稳定阶段。但是据说博源现在年产180万吨,在内蒙古阿拉善发现了浅水碱矿,计划上1000万吨产能。但是,经预测3-5年之内不会对该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六、调研总结及主要观点

  目前,华东区域玻璃深加工市场,今年形势为旺季不旺,淡旺季的差别逐渐缩小。从订单方面分析,主要是区域内订单不饱和,深加工产品价格持续走低。从下游需求分析,下游房地产公司刻意放缓工程节奏,导致深加工订单周期拉长,成品交货周期增加,款项收回周期也随之拉长,给深加工企业造成一定的资金压力。从产业链方面分析,因玻璃深加工企业处在玻璃产业链的中端,上游原片企业涨价,但下游传递成品价格上涨遇到困难,无法实现成品的随行就市。且深加工企业占用资金非常大,下游产品垫资情况成为普遍现象,造就深加工企业夹缝中生存,利润不断缩减。

  目前,深加工市场中厂家规模及企业运营分化越发明显。对于产业链完整、贴近市场资源、产品等级优异的企业,有明显的行业竞争优势,且市场份额也逐渐扩大,企业开工负荷率多在80%以上,low-e生产可承接一个月左右订单,钢化、中空等深加工订单可达到2个月甚至更久。但对于部分产品单一的深加工企业,定价与盈利比较被动,当前开工率仅在50%到70%,low-e和深加工订单承接多在25天以内。且迫于资本和产能的压力,市场表现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增加产品产业链完整性布局,和完善产品性能和品质,才可以实现更大的盈利空间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后期预测,短期受供需关系影响大,长期受行业结构布局影响非常大。目前,该区域内产能以及需求稳定,短期内市场不会出现非常大波动,以震荡趋势为主。虽已经进入旺季,但区域内旺季不旺特征明显,各公司盈利水平较去年比持平或降低状态,所以预测短期以震荡行情为主,可以波段操作为主,增加盈利空间。

相关推荐
一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