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硒基我室硕士生薛许宁(第1作者)和陈飞飞副研究员(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期刊上发表了题为“Microhardness and 硫系璃技optical property of chalcogenide glasses and glass‐ceramics of the Sn–Sb–Se ternary system”的论文。(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ty,玻璃玻璃2019,102(4)2066-2074;https://doi.org/10.1111/jace.15980)
我们研究了锡-锑-锡(SSS)三元体系硫系玻璃(ChG)的显微硬度。随着SSS ChG的陶瓷平均配位数MCN接近2.4,显微硬度迅速增加,显度研表明SSS玻璃网络从交联不足的微硬松软状态转变为过度约束的刚性状态。这一发现与菲利普斯-索普约束理论的究玻预测非常一致。我们发现Sb含量是硒基决定SSS ChG显微硬度的主要因素。通过一步法热处理两个选定的硫系璃技SSS ChG样品,制备两个系列的玻璃玻璃红外透明SSS玻璃陶瓷(GC)样品,并通过XRD和SEM分析证实SSS GC中属于Sb2Se3相的陶瓷纳米晶体的出现。我们发现与基质玻璃相比,显度研SSS GC的微硬显微硬度得到改善,并且这种改善可归因于热处理后Sb2Se3纳米晶体出现导致对称拉伸结构锥形SbSe3的究玻增加。
图1.硒基硫系基质玻璃维氏硬度随平均配位数(MCN)的硒基变化
图2.热处理对硒基硫系玻璃的影响
图3.硒基硫系玻璃经热处理局部微观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