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提倡有节制游戏,合理安排游戏时间,注意劳逸结合。

整个市场呈现反弹之势

2025-07-05 17:36:23来源:娱乐分类:娱乐

近期,光伏国内光伏产品价格结束了近9个月的电站连续下跌之后出现反弹,其中单晶硅片和单晶电池片产品涨幅非常大,补贴标准较上游的亟待多晶硅料价格也小幅反弹。随着去年底以来一系列利好政策的落地出台,整个市场呈现反弹之势。产业
  
  然而,回暖由于此次光伏寒冬持续久、尚需时日影响大,行业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资讯整个行业实现复苏仍需时间。光伏“过剩的电站产能需要时间消化,行业内的补贴标准整合也还未真实开始。”晶龙集团新闻中心主任段同刚在接受中国电力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亟待年中欧盟“双反”调查结果也将对我国光伏企业的落地未来前景产生影响。
  
  年末市场走向或将明朗
  
  “近期国内利好政策相继出台,海外市场也出现了新一轮的装机热潮,从而使国内外下游终端市场需求回暖,加之制造业去产能化进程加速,光伏产业走向肯定会持续向好。但我不认为目前光伏行业已具备了回暖的条件。寒冬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浙江杭州太阳能光伏产业协会秘书长赵永红在接受中国电力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较早在三季度能出现回暖迹象就已不错。”而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相关人士王世江也对记者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说回暖还为时过早。从整个产业来看,大规模的兼并重组并没有发生。产能这么大,能消耗多少还是个问题。可能到年底市场形势才能明朗。”尽管利好政策效果明显,但段同刚认为,由于国内光伏制造业产能过剩矛盾十分突出,消化库存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也意味着至少近几个月内,国内光伏市场需求对企业产品销售的拉动效应有限。”段同刚指出,一些濒临“被洗牌”边缘的小企业可能借助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救市政策做“垂死挣扎”。这可能会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据了解,2008年,我国光伏企业不足100家,而到目前已有500余家。产能过剩导致多晶硅等一系列光伏产品价格狂跌,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行业洗牌在所难免。
  
  有业内人士预计,未来的几个月光伏行业有望迎来实质性的产能收缩期,预计超过1吉瓦的中大型产能将退出。“扶优扶强”已是业内的共识。
  
  “现在我们的产能严重过剩,但有竞争力的产能并不多,必须淘汰落后产能。”王世江说。
  
  努力开拓新兴市场
  
  除了行业内部的兼并重组和洗牌,年内欧盟“双反”终裁结果也将对我国光伏企业产生重要影响。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欧盟终裁结果对我不利,则我国光伏行业复苏之路将会更加缓慢。
  
  在欧美等传统市场遭遇贸易壁垒之际,开拓国内及国外新兴市场成为光伏企业在这个寒冬里的又一根救命稻草。
  
  在本月初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光伏1000万千瓦的装机目标和发展分布式能源成为带领行业走出困境的新举措。
  
  赵永红指出,除了发展分布式能源,企业还应“多元”发展。据其介绍,浙江杭州市区域内的光伏企业,由于产品多元化、种类差异化,且企业间没有低价竞争,在这场寒冬里绝大多数企业都安然无恙。
  
  而近来,国内组件商纷纷涉足国内光伏电站建设,迈出转型的新一步。或向建设光伏电站的传统发电国企供应光伏组件,或直接投入资金建设光伏电站,为光伏组件生产找到了新出路,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欧美“双反”对企业造成的冲击。一位光伏企业人士表示,“国内光伏电站市场的兴起,降低了光伏行业对于出口的依赖,增强了我国光伏行业在全部上的话语权和博弈筹码,有利于我国光伏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扶持政策还需细化落实
  
  “光伏行业长期向好,困难是暂时的,但必须充分重视,及时和正确解决。”常州天合光能公司董事长高纪凡近日在接受中国电力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需要各方合力遵循市场规律对行业进行整合,并本着公开合作、自由贸易、公平竞争的原则共同推进太阳能在大部分国家的有序发展,坚决反对赔本销售和其他形式的恶意竞争行为。
  
  虽然国家的扶持政策已陆续推出,但具体的落实及细化仍受业界期待。
  
  “国家在推动各项利好政策落地的同时,还要严格提高产业门槛,把没有竞争力的落后产能淘汰出去,让一些新鲜血液进来。”王世光指出,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产业像光伏这样有这么大的全部竞争优势,国家应确保其产业竞争力。
  
  而赵永红则遗憾地指出,目前,相关补贴并没有全部到位,对大型光伏电站的补贴标准也未出台。“目前,一些电站建设尽管很热,但电站运营却由于相关补贴的一再拖欠而不具经济性。如果补贴不到位,就可能会舒缓下游电站运营商的收益,进而传导到上游电站开发直至设备供货商的订单量。”光伏产业复苏还远未到来。

相关推荐
一周热点